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是跨境电商从业者遇到最频繁的一个法律问题。尽管很多从业者在销售前期进行商标、专利、版权的注册、排查与规避以避免此类风险,但在排查规避手段、境外法律制度、电商竞争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与作用下,此类风险仍无法绝对避免。

跨境电商如何避免出口货物侵权问题?

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是跨境电商从业者遇到最频繁的一个法律问题。尽管很多从业者在销售前期进行商标、专利、版权的注册、排查与规避以避免此类风险,但在排查规避手段、境外法律制度、电商竞争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与作用下,此类风险仍无法绝对避免。


一、知识产权打压是常用手段

从早年间“同仁堂”“王致和”“狗不理”等中华老字号商标被日本、德国企业抢注,到今年疫情期间,苏州一家企业商标被印度抢注,商标抢注大战从未停歇,且愈演愈烈。而商标维权只是境外知产维权其中的一个项目,据了解,未来国内多数企业针对非专利实施主体(NPE)发起的知产纠纷、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将成为主要趋势。

只要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有领先趋势,某些发达国家就会进行打压,知识产权打压是常用手段。所以,应当把知识产权放在整个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去思考、去谋划、去推进,确保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跟上国家节拍,实现同频共振,提供有力支撑。


二、如何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?

从企业自身来讲,中国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,既要积极在海外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,也要在海外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,这是中国外向型企业的基本立场。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必须制定有前瞻性的规划、措施,因为专利布局和商标注册、使用、维护工作所花费的成本远低于“打官司”。

(1)要敢于在海外维权

在中国和海外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中,中国企业是被告的情况占99%,不一定都是我们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,也有可能是别人侵犯我们的知识产权,把知识产权作为打压手段,所以我们要维护自己的权利,提高自己的能力。

听到不少出口企业抱怨,通过日夜加班靠劳动挣得微薄的利润全被诉讼费“折腾”没了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费用高昂,企业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很难把官司打下去。谢小勇发问,为什么欧美企业能支付讼诉费用,很多中国企业却“付不起”,是不是在成本构成方面有问题?有没有把未来可能要进行维权的成本加入产品价格中?“转变成本观念,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诉讼时会坦然一些。

(2)寻求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的帮助

据了解,由于在海外信息沟通不通畅,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被诉后,至少2个月后才知道被起诉。发生纠纷后,也难以找到渠道进行解决。为解决此现实问题,2019年7月,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成立。

自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成立以来,加大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培训力度,加强沟通力度、信息通报机制,建立指导知识产权海外纠纷专家机制,组织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领域专家,要求专家在国内企业可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时,及时与其沟通,将中国企业相关诉求信息第一时间发回。

(3)寻求专业律师帮助

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,必然会碰到知识产权门槛,因此要不断加大力度动用相关资源,维护企业的合法权利,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,这一天不会太远。